房屋協會近期公佈了一系列創新措施,致力提升打擊濫用公共房屋的效能。自從五年多前實施「富戶政策」以來,房協已成功收回近150個單位,當中包括今年度36個因申報後被收回的單位,其中一宗更涉及租戶持有數十幅地皮的矚目個案。未來房協又引入AI,通過AI望吓架車,,就知道架車值幾錢,繼而估計車主及公屋戶主是否一名富戶。
一定泊你公屋車位?
房協助理總監楊展鵬在記者會上介紹,機構正積極引入人工智能技術以強化調查工作。他透露房協正與本地科技初創公司合作,開發一套能夠透過影像辨識分析車輛價值的系統,預計明年投入服務。這項技術將有助更準確評估租戶在屋邨停泊的車輛資產。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房協發現約二十輛掛有中港兩地車牌的車輛在轄下屋邨停泊。雖然暫時未有發現違規情況,但楊氏指出,傳統以目測方式評估車輛價值往往欠缺客觀標準。新開發的AI系統將能透過分析車輛細節特徵,如車頭燈設計等,準確判定車輛年份及實際價值。他特別強調,系統設計會充分考慮私隱保護,只會分析車輛本身而不會記錄車牌號碼。
成本其實遠大於收回公屋的社會利益
在加強監管方面,房協今年首十一個月已進行約14,000次家訪,並計劃增加不定時巡查,包括夜間突擊檢查。同時,房協正在開發「家訪易」智能平台,運用大數據分析住戶資訊,以識別可疑的空置單位或非法居住情況。
為了提升執法效能,房協於今年中成立了一支約三十人的專責隊伍「房屋資源管理及營運組」。當中約三分之一是具備專業調查背景的人員,包括前執法部門人員,負責調查工作及培訓前線同事。
收到幾多返嚟先?
今年四月約1,900個租戶進行入息及資產申報後,房協經調查已收回36個單位,全部涉及擁有本地物業的個案。另外,自去年底推出網上舉報系統後,今年首十個月接獲的舉報個案較去年全年大幅增加近四倍,達397宗。
房協亦加強了跨部門合作,建立更完善的監察機制。楊展鵬表示,調查過程中會與入境處核實租戶出入境記錄,或向社署查詢租戶是否入住安老院舍等資訊。他強調,房協的目標是確保公屋資源得到合理運用,而非單純收回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