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達(Kodak)和富士膠片(Fujifilm)這兩間企業經常被人拿來比較,它們過往互相爭奪菲林攝影市場的龍頭寶座,但面對千禧年前後的數碼革命,兩者所採取的應對策略卻大相徑庭。因循守舊、不求革新的思維使柯達黯然衰落;而富士則透過重大的業務轉型,成功在急劇變化的市場中愈戰愈勇。兩大巨頭為何在危機下有著截然不同的宿命?

 

柯達錯失轉型機會

柯達實際上在 1975 年就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數碼相機,但公司領導層擔心這種新技術會威脅到其傳統菲林業務,因此沒有全力投資於數碼領域,忽視了數碼技術的發展和消費者行為的變化。

即使柯達在 2000 年初嘗試走向數碼化,更一度成為美國最大的數碼相機銷售商,但依然沒有完全摒棄其傳統業務。公司採取的策略是以虧本的價格銷售數碼相機,再從相片沖印服務中賺錢,但現實卻不如預期,因為很多消費者以數碼相機攝影後,可能只會將照片保存在電腦之中,對沖印服務的需求大減。


富士積極改革

相比起柯達當斷不斷的態度,富士早已有危機意識,並透過大膽的業務重整成功轉型,例如先後斥資收購 40 間公司、減少生產線、關閉多餘設施和裁員,同時又全力投入光學鏡頭、相機設備領域。

1998 年,富士推出「FinePix 700」,型格的鋁合金機身設計加上搭載自家研發的 Super CCD 傳感器,廣受市場歡迎。「FinePix」系列的成功令富士在競爭激烈的數碼相機市場中站穩陣腳,在 2010 年發佈的「X 系列」也取得耀眼的成績,以 APS-C 片幅無反相機作為賣點打響名堂。

 

柯達依賴傳統業務模式

柯達多年來雄霸菲林市場,獲利豐厚。在 2000 年,也就是數碼化浪潮席捲全球的前夕,菲林相關的銷售額佔柯達收入的 72%。菲林業務作為重要的收入支柱,柯達根本沒有想過放棄本業及積極投資其他業務。

即使擁有世界上一流的研發部門以及幾千項專利,柯達始終沒法將創新轉化成利潤效益,甚至將具潛力的業務賣出去,例如 1994 年以 29.25 億美元將製藥業務出售;2007 年出售醫療成像部門。另外,柯達曾於 2001 年收購照片分享網站 Ofoto,其經營策略依然離不開吸引用戶光顧沖印服務的「套路」,最後當然是失敗收場,後來在 2012 年 4 月以 2,500 萬美元將之出售,就在同一個月,Facebook 豪擲 10 億美元買下 Instagram。如果當初柯達有更前瞻性的目光,說不定也可以將 Ofoto 打造成像 Instagram 一樣的社交平台。

隨著傳統菲林市場的萎縮,柯達在面對需要根本性改革的時候顯得遲緩和保守,內部的抵抗和對過去成功模式的執著都阻礙了公司開發其他業務的進度,錯失轉型時機。

 

富士發展多元化產品線

菲林攝影需求下降是柯達和富士共同面臨的危機,但後者預見到數碼攝影將是未來趨勢,於是積極尋找新的商業機會,佈局多元化產品線,逐漸減少對菲林業務的依賴。利用其在化學和材料科學方面的專長,富士決定重點發展醫療影像、生物製藥、化妝品以及高機能材料等領域。

富士進入化妝品市場的舉動,看似是一個大跳躍,但背後其實與公司累積多年的菲林技術有關。菲林和人類皮膚的主要構造都是膠原蛋白,菲林會隨時間而氧化退色,與皮膚老化的過程相似。 富士於是利用其原本用於製作菲林的抗氧化技術,開發出預防老化的化妝品,並在 2007 年發佈護膚品牌 ASTALIFT。

另外,想比起柯達出售醫學成像業務,富士則利用其在光學和影像處理方面的技術,推出多樣化的醫療診斷系統,包括 X 光診斷影像設備、乳房造影、內窺鏡、超聲波等,被全球醫療界廣泛使用。富士的轉型過程凸顯了如何可以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調整,將現有的企業資源轉化為新的商業機會。

富士持續地投資於研發,以推進技術創新和開發新產品,菲林業務一早已經不再是公司的主要營收來源。根據 2022 年財報,影像事業佔富士整體營業額的 14.4%;醫療科技業務佔 32.1%;材料業務佔 24.2%;辦公室數碼解決方案佔 29.3,富士努力轉型的成績有目共睹。

 

即影即有的逆襲

富士在 1998 年發售第一款即影即有相機 Instax,深受年輕族群歡迎,後來隨著配備攝影功能的手機普及,即影即有相機的銷量也急劇下降。不過,潮流是一個循環,即影即有相機近年又再度興起。Instax 系列相機在 2021 年 11 月佔日本相機銷售量的 15.1%,帶動富士的整體相機銷量上升 21.5%。菲林攝影的輝煌年代已經過去,但復古風潮又把它帶到大家眼前。

時代的變遷和技術的革新,總是帶來新的挑戰,對於不能或不願意適應這些變化的企業來說,被淘汰也只是遲早的事。企業應當保持靈活,敢於拓展新的路徑,並且不斷追求進步,以確保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生存下來。正如達爾文所言:「最終能生存下來的物種,不是最強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適應改變的。」柯達和富士的故事,正是這一智慧的現代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