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發表最新一份審計報告,揭露位於荔枝窩的「智環保公廁」,在 2020 年 9 月,批出 850 萬元工程合約,其後為響應《施政報告》增設智能設施,增加 180 萬元至 1,330 萬元,工程於 2021 年 9 月展開,並於 11 月開始試行開放予市民使用。

 

文件顯示,「智環保公廁」因應新冠疫情,公廁採用無觸式設計的自動滑門,在控制板上揮手,可以把門打開和鎖上,以確保公共衞生和防範病毒和細菌的感染。官方稱,「智環保公廁」有多項特點,可達致「整個城市都是一個智慧香港」。

 

不過,審計報告揭示「智環保公廁」有多項功能均被移除。首先是廁格的「免觸式開門裝置」。在上年 12 月 9 日,環團「綠惜地球」總監鄭茹蕙,參加越野賽「The North Face 100」50公里賽賽時使用了這座廁所,但其時的免觸式關門掣失靈,廁格內亦沒有緊急求生裝置或聯絡方法。結果,使用者在被困 10 分鐘後,在其他人協助下,才得以離開廁所。

 

審計報告提及,鄉郊辦經過檢討後,於12月21日決定停用自動門,全部轉為手動操作,目的是「恢復公眾對使用該公廁的信心」。此外,「智環保公廁」的空氣淨化太陽能板,在今年2月亦發現未達設計標準,太陽能板未能採集足夠能量,暫時停用,由承辦商更換有關裝置。所以用左咁多錢嘅「智環保公廁」最後亦取消使用大部份的「智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