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地有網民於小紅書上發文,稱自己早前特意造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並購買了一堆紀念品,但回家後撕價錢牌卻發現比人民幣售價貴了不少,崩潰指感到自己是「怨種」。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最近舉行「三星堆展覽」,吸引不少旅客參觀。該名網民以「香港故宮博物館認真嗎」為題,於小紅書發文指,自己在博物館花費了215元購買4款三星堆相關的紀念品,當中包括平安符、書籤、筆記本等,惟回家撕款價格紙後,卻發現背後的人民幣標價遠低於香港定價。當中以書籤差價最大,香港索價70元。內地只收人民幣26元(約28.6港元),即高出近1.5倍。
售價為50港元的平安符,撕開標價紙後原來亦只是25元人民幣,計算匯率後貴了8成。相差最少的筆記本,香港定價為35元,內地則收19.9元人民幣(約21.9港元),亦高出了約6成。該名網民指,看到人民幣的標價後哭了出聲。
有內地遊客指,認為這樣不太好,對香港的形象也不太好,且故宮博物館是政府的,那就更不應該這樣子標價。另一名內地遊客亦指,心裏肯定會有不舒服,且不明白為何人民幣價格這麼低,但港幣價格這麼高,還有是甚麼原因,可能需要問一下。
故宮文化博物館指,禮品店由租戶營運,依照行業慣常做法,其他貨品定價由店方考慮一系列因素而定,館方自家設計和製作的紀念品則由館方定價,館方會與租戶商討進口紀念品的定價策略。立法會議員江玉歡則指,香港的薪金、租金及運費等成本都高於內地,不可能與內地定價相同,認為香港故宮博物館毋須減價,更直言「做遊客嘅嘢緊係要賺,唔賺做嚟做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