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環境惡劣的地方,不時會出現蟑螂, 一般人會用上殺蟲劑或其他藥餌。惟近日,佛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關於「德國小蠊抗藥性實驗結果」的文章,其中指出德國小蠊(又稱德國蟑螂)對兩種殺蟲劑已有抗藥性。

 

10 月 12 日,佛山疾管中心消毒和病媒生物防制科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蟑螂已進化」猜測不科學。這次實驗中採用的是單一成分的殺蟲劑,而非市面上銷售的殺蟲劑,實際上,市面上常見的殺蟲劑大多是複配型的,一般成分較為複雜。

 

此外,本次抗藥性實驗所使用的殺蟲劑種類較少,其他成分的殺蟲劑如殘殺威、吡蟲啉都未進行實驗,無法直接定論其對消滅蟑螂是否有效。依據抗藥性實驗結果,應選用抗性程度為敏感、低度抗性的衛生殺蟲劑成分。但其實使用殺蟲劑來消滅蟑螂是治標不治本的。

 

當局建議從根源解決清除蟑螂的棲息和活動場所,斷絕它們的食物來源。留意浴室、廚房和下水道等及時清理垃圾,不留衛生死角,不留積水,用水泥或其他材料堵塞牆壁、地板、門窗框的孔隙和縫隙。

 

對此,網友紛紛表示:「還是拖鞋管用」但原來用拖鞋是有風險。福建廈門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解釋,若踩到蟑螂,雌性蟑螂攜帶的卵鞘受到擠壓,蟲卵會噴射出來,其攜帶的細菌和病毒也可能黏在鞋底,其分泌的信息素將其他蟑螂吸引來,同時,也殘留的蟲卵或繼續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