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車企保時捷(Porsche)今年第1季在中國市場銷量驟降,同比下滑幅度高達24%。有傳內地經銷商對此非常不滿,稱是虧本賣車,部分經銷商更一同發起抗議,準備對德國總部「逼宮」,要求保時捷賠償。
據消息指,矛盾主要集中在保時捷銷量下降,但保時捷中國為了完成銷售任務,仍然選擇向經銷商施壓、積壓庫存。部分保時捷經銷商已停止提車,要求保時捷總部給予補貼,並且要求。
微博認證訊息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的博主「@桑之未 V」,在 5 月 24 日晚間發布「保時捷投資人聯合抵制事件進展」。
「@桑之未 V」表示,五一前保時捷投資人給保時捷發了函,對近期銷售新車虧損要求保時捷中國賠償,目前經銷商投資人約65%不提車。不過,保時捷經銷商也分為好幾個派系,捷成集團、保時捷控股都簽訂了今年銷售合約;美東集團等南方的經銷商集團要求保時捷補貼到新車1個點毛利,百得利集團等經銷售商則要求補貼4點。
另外,汽車博主孫少軍也在5月24日發文說明事件的來龍去脈:「今年保時捷銷量銳減,純電動車型根本賣不動,緊跟著就是車價跳水,虧本賣車。但是保時捷為了完成銷售任務,仍然選擇壓庫,只是豪華車價擺在那裏,壓1台相當於大眾豐田5-8,4S店一下子受不了。結果就是4S店和總部互相甩鍋威脅,現在是4S店以停止進車為武器,公開『逼宮』德國總部,要求更換高層、給予補貼,雙方矛盾徹底激化了。」
保時捷中國對此於週一(27日)表示,「保時捷希望與長期並肩合作的經銷商夥伴共同面對各種挑戰,相互扶持,實現雙贏發展。」「保時捷將堅定不移地將客戶利益放在首位,與經銷商攜手共進,共同應對市場的挑戰,謀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