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直認為只要使用「無痕模式」瀏覽網站便能完全保障私隱。但Google在2020年就陷入一項控Chrome瀏覽器即使在無痕模式下,仍在收集用戶的瀏覽歷史數據,侵犯消費者私隱,並面臨索償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的金額。而近日Google就決定刪除在無痕模式下收集回來的用戶數據,以滿足和解要求。
該宗由數百萬名美國消費者提出的集體訴訟於2020年展開。他們指控Google在用戶開啟「md=痕」模式後,雖然用戶端的瀏覽器與裝置不留搜尋及瀏覽紀錄,讓用戶誤以為在用「無痕」就能保障私隱,但Google仍會透過Analytics、Cookies等工具不當地追蹤用戶瀏覽活動,卻沒有在無痕模式的說明中標明這一點。
原告補充,Google藉此得知用戶們的朋友、最喜愛的食物、嗜好、購物習慣、以及他們在網上查詢「最私密且可能令人尷尬的事」。該訴訟尋求Google至少賠償每位用戶5000美元(約39,130港元)。
而據美國CNN報道,雙方已於4月1日向法院提交和解條款。作為其中一項和解條件,Google同意刪除截至去年12月為止所收集的數十億筆資料紀錄,也承諾日後將不再追蹤用戶開啟無痕模式時瀏覽的數據資料等,並將在未來5年內,提供用戶在無痕模式中封鎖第三方Cookie的選項。
另外,原告律師原本估計和解金額可能達到50億至78億美元。但在最後的和解條款中,用戶不會獲得賠償金,不過仍可個別向Google再次提出索賠。
Google發言人José Castañeda則表示,公司「很高興解決這起我們一直認為毫無根據的訴訟」,亦表示原告他們「實際上甚麼也沒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