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最新推出的Willow量子芯片引發了科技界的廣泛關注。它不僅大幅降低了運算錯誤率,更被視為量子計算實用化的重要里程碑,其發展甚至有能力破解加密算法,供黑客破解加密貨幣。難道,量子計算的發展,將成加密貨幣的終極殺手?

量子計算解難能力:無孔不入

Willow的運算能力令人驚嘆,據Google表示,它能在短短五分鐘內完成一項需要傳統超級電腦耗時10*24次方(10的24次方)年才能解決的計算任務。不過,量子計算目前仍面臨準確性的挑戰,就像一條失控的水管,雖然水流量大,但難以精準控制。從理論角度來看,若Willow能同時兼具速度和準確性,可能為破解加密貨幣的底層算法提供工具。

DigiCert公司技術策略專家Tim Hollebeek以迷宮尋路作比喻,形象地解釋了量子計算的優勢:傳統電腦需要逐一嘗試每條可能路徑,而量子電腦則能同時探索所有路徑,大大提升解題效率。

儘管Willow尚未達到實用階段,但其在速度和準確性方面的進展,為未來大規模量子計算鋪平了道路。霍勒貝克指出,新芯片在量子位元的穩定性和錯誤修正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5年內加密貨幣不死

對於加密貨幣持有者而言,目前無需過分擔憂。專家預計,具備足夠威脅性的量子計算機至少需要5-15年才可能出現,這還取決於技術發展的不確定因素。

Google方面也確認,Willow目前無法破解現代密碼學系統。據Radiant Commons執行長Feierbach表示,即使有了Willow的突破,破解加密貨幣仍需要遠超宇宙年齡的時間。Google發言人補充說,要破解RSA加密系統,需要約400萬個物理量子位元,而目前的處理器僅有約100個。

新密破技術可一勞永逸?

值得注意的是,加密領域已在積極應對量子計算的挑戰。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已發布多種抗量子算法,並制定相應部署時程表。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電子和計算機工程助理教授塔Taqi Raza指出,新一代的加密貨幣將整合後量子密碼技術(PQC),以抵禦量子計算的威脅。

Circle公司聯合創始人Jeremy Allaire持樂觀態度,他認為量子技術不僅帶來挑戰,更創造了新機遇。拉扎教授則指出,量子計算的影響將遠超加密貨幣領域,預計將為人工智能、醫療保健、能源及資訊安全等多個領域帶來革命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