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委會日前發布的《飲水思源 30 瓶裝水口味、礦物、安全檢測》一文,對多款瓶裝水進行安全及品質測試,在中國大陸的「農夫山泉」及「百歲山」檢測出達到歐盟標準上限的「溴酸鹽」。對此,農夫山泉於今日 (16/7) 發出律師函,指香港消委會的評價不客觀,傷害了農夫山泉的商譽,必須澄清並道歉。

 

香港消委會日前公布測試結果,指「農夫山泉」及「百歲山」檢出每公升 3 微克的「溴酸鹽」,已達到歐盟標準的上限。香港消委會表示,「溴酸鹽」是消毒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如大量攝取,可能導致噁心、腹痛、嘔吐和腹瀉,嚴重的話甚至會影響腎臟和神經系統,其中一種溴酸鹽已被列為可能致癌物質。

 

對此,農夫山泉今日發文稱,已委託香港律師,要求消委會向農夫山泉及其消費者鄭重道歉。農夫山泉稱,消委會有三大錯誤:適用標準錯誤、標準判斷錯誤、明顯主觀誤導;更指消委會強行將香港地區銷售的產品套用並不應適用的第三方標準,罔顧不同法規要求下的生產、技術背景差異,且不考慮臭氧處理的效應,得出的結論極不科學也極不嚴謹。

 

農夫山泉又指,消委會的表述明顯有意圖的引導性,指會方發文後在香港及內地造成廣大消費群體恐慌,並對產品本身「完全合規合格」的農夫山泉造成巨大損失。受消息影響,農夫山泉今日股價曾跌近 4%,低見 32.2 元,創 2020 年 9 月以來最低;暫報 32.55 元,續跌約 2.8%。

 

消委會指,確認接獲其中 1 款測試樣本「農夫山泉」的代表律師所發出的信件,現正進行研究及跟進。消委會重申,不論月刊文章、新聞稿及其他傳訊文件,以至記者會上的發言均清楚指出,全部 30 款測試樣本沒發現有害物質超出世衛的相關準則值,所有樣本可安心飲用。

 

文章的重點為各樣本的性價比和瓶裝水的膠樽對環境所構成的影響,並非產品有安全問題。值得留意的是,農夫山泉股價今年以來受不同消息影響,其中包括內地瓶裝水出現減價戰;若以年初至今計,股價已累挫逾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