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球暖化及極端天氣加劇,世上最乾旱地方之一的撒哈拉沙漠及摩洛哥,兩天內驟降暴雨達一年雨量,釀數十人亡,也形成沙丘積水的罕見驚人奇景。這種異常現象背後的「元兇」又是誰呢?
美聯社報導,摩洛哥東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上最乾燥的地區,夏末也很少下雨,但近來該地區罕見降下暴雨,並使該地出現乾涸湖泊氾濫的情況。這場洪水還導致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超過 20 人死亡,並破壞農作物,迫使政府撥出緊急紓困資金援助。
摩洛哥政府指出,有些每年降雨量不到 250 毫米的地區,在 9 月間兩天就降下一整年雨量。位於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以南 450 公里的城鎮塔古尼特(Tagounite),24 小時內測得的降雨量超過 100 毫米。
暴雨留下洪水在撒哈拉沙漠的城堡和沙漠植物間湧出的驚人景象。美國太空總署(NASA)衛星影像顯示,洪水注入當地已經乾涸 50 年的伊里基湖(Lake Iriqui)。摩洛哥氣象總局專家尤阿貝(Houssine Youabeb)表示,當地 30 至 50 年來,未曾於如此短的時間內降下這麼多雨量。
9 月初的暴雨為溫帶風暴造成,他警告,這類暴雨可能改變未來幾個月、甚至未來幾年的區域氣候,因為空氣中有更多水氣,更多蒸發與水循環的過程,恐將引發更多風暴。不過,充足的降雨可能有助於補充沙漠下的大型地下水含水層,當地社區水源源自於此。
據稱當地水庫整個 9 月的水源補充速度創下新高。然而,摩洛哥大部分地區已經連續六年乾旱,農民被迫休耕,城市和村莊實行限量供水。這場罕見的暴雨有助於補充沙漠的地下水含量,但尚不清楚對緩解旱情有多大作用。
在氣象學家看來,撒哈拉沙漠整體的天氣異常與熱帶輻合帶的位置變化有關。當赤道附近的潮濕熱帶空氣遇到來自非洲大陸北部的炎熱乾燥空氣時,暴風雨天氣就會增加,這種南北兩半球信風氣流匯聚而成的暴風雨聚焦地帶被稱為熱帶輻合帶,它通常在北半球的夏季向北移動,在南半球溫暖的月份則向南移動。
從今年 7 月中旬開始,熱帶輻合帶向北移動的距離比通常情況下要遠,給撒哈拉以南地區帶來了暴風雨,包括尼日爾、乍得、蘇丹的部分地區,甚至北至利比亞。之所以發生這樣的現象,重要原因是全球正在變暖。大多數模型顯示,世界變得越暖和,熱帶輻合帶向北移動得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