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 7、8 月氣溫恐飆破 34 度,讓今年巴黎奧運可能是「史上最熱奧運」。主打「最永續」奧運的今年,選手村規劃不裝設空調,改採「地下水冷卻系統」降溫,但這項系統,能戰勝史上「最熱奧運」嗎?

 

巴黎奧運即將在 7 月 26 日正式展開,為了打造史上最「節能減碳奧運」,今年選手村以綠建築概念打造,整體採用木材與低碳水泥等低碳建築手法,能降低 47% 碳排,房內家具沿用上屆東京奧運的環保紙箱。

 

在所有減碳政策中,最具爭議的是選手村不安裝冷氣,則改用「地下水冷卻系統(地冷系統)」與電風扇,維持房間溫度在 23 至 26 度間。這套系統引塞納河水,透過以綠電發電的冷卻系統,把水溫降低在 4 度左右,流到建築物來降低溫度。目前大部分巴黎都使用這套系統,涵蓋羅浮宮、奧塞美術館、市政廳、醫院等多項設施。

 

全球暖化持續加劇,根據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報告指出,今年 5 月是目前紀錄以來最熱的 5 月,打破連續 12 個月同月份最高溫紀錄。甚至也有報告指出,今年 7、8 月巴黎的平均氣溫,預計比 100 年前 1924 年巴黎舉辦奧運時高出 3.1 度,且自 2003 年以來已多次出現 42 度高溫,恐陷熱浪風險。

 

然而,愈來愈多國家奧委會憂心目前冷卻系統無法抵擋歐洲熱浪侵襲,會嚴重影響運動員身體狀況。因此,巴黎奧運委員會允許各國自費攜帶空調外,也在 7 月 2 日決定在選手村加裝 2500 台冷氣,估計在 7 月 26 日至 8 月 11 日奧運會期間安裝。

 

根據法國媒體 Frence 24 報導指出,最終造成法國奧委會讓步主因是部分國家奧委會施壓。美國奧委會曾在 2 月接受法新社報導表示,為了滿足選手睡眠與健康,當初已經向法國奧委會提出要在選手村提供空調的需求。

 

此外,澳洲奧委會執行長 Matt Carroll 也在 2023 年說明,「我們讚賞減少碳足跡而取消冷氣的行動,但這是一場高品質的奧運會,不是去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