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及產品的法例已實施,法例實施後民怨四起,不少市民批評替代的餐具質素參差難以使用。由環保署設立、為飲食業界提供替代膠餐具的產品資訊的「綠色餐具平台」今日 (25/4) 舉行展示會,邀請 4 間本地環保餐具供應商,向傳媒示範使用部分非塑膠即棄餐具產品,但在展示過程中卻發生不少插曲。

 

4 個本地環保餐具供應商為解市民疑慮,示範以環保餐具食糯米雞、淥即食麵、飲珍珠奶茶等,希望增加市民對環保餐具的了解。有本地環保餐具供應商示範使用拼接竹餐具「鋸扒」時,用以輔助的竹叉一分鐘內斷裂兩次,替換後最後亦要花 10 多秒方成功「鋸」開牛肉,場面尷尬。

 

其後供應商解釋指,因其所用產品為「可組裝」環保餐具,由一支有榫位的竹柄配以可分離的竹叉、叉頭組成,若多次把換或使用餐具的接駁位會造成磨損鬆脫,而設計拼接餐具是希望用盡物料,避免造成浪費。

 

而另一間供應商的負責人示範以紙吸管飲用珍珠奶茶,能一次便成功把吸管刺穿奶茶杯的膠膜、插入奶茶杯。負責人認為香港的環保餐具仍處於起步階段,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更完善的產品;亦有供應商指,留意到市民對環保餐具的反應,指紙餐具容易折斷、變軟,這些情況是必然會發生,只是市民太習慣使用塑膠,不應將責任歸咎於政府。

 

不少網民在討論區表示「依家只係將責任歸係供應商及環保人士身上」,又責怪供應商「自己產品有問題唔改善,跟住賴消費者有問題」。更表示自己「即刻去淘寶淘返啲餐具返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