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审计署报告指出,香港邮政在 2013/14 至 2022/23 年度的 10 年期间,在其中 7 年录得运作亏损,并在其中 9 年没有达到固定资产目标回报率。由 300 万元至 3.64 亿元不等。计及其他收入,自 2018/19 年度起一直录得总全面亏损,最近 5 年总全面亏损由 7700 万元至 2.44 亿元不等。
在 2022/23 年度,香港邮政录得收入 40.89 亿元,运作亏损 3.05 亿元,固定资产回报率为负 13%,与目标为 1.5% 相距甚广。审计报告又指,在 2018 年起 5 个年度,来自非传统服务的收入,包括电子商贸服务、集邮服务及附属服务,占香港邮政每年收入的 48% 至 56% 。
而在 2018/19 至 2022/23 年度期间,本地邮递服务收入由 19.91 亿元减至 14.83 亿元,减幅为 26%;邮件量也由 9.1 亿件减至 6.49 亿件,减幅为 29%。由于传统邮件被电子通讯所取代的趋势不减,因此香港邮政预计在 2023/24 至 2027/28 年度本地邮件量会持续减少。
不过,本地电子商贸服务在 5 年间每年均录得亏损,亏损达收入约 3 倍。审计署又检视在 2020 年起 3 个年度,本地电子商贸服务的预期和实际收入,发现每个年度都未能赚取预期收入,实际收入较预期分别少 69%、64 及 71%。
审计署认为香港邮政需采取进一步措施,改善服务成本,并优化服务特点,如加入货到付款及收件人支付邮费的选项。同时加强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新“专线”服务,争取满足中国内地跨境电子商贸市场。